说起今年苹果在软件方面的主要新动态,当属 AI 无疑。
目前,不少 Apple Intelligence 相关功能已陆续上线,先行提供给部分国家和地区用户使用。
而对于国内用户来说,想用上「苹果牌 AI」,多半还要等到明年。
根据此前多方消息透露,为了顺利推进国行 Apple Intelligence 落地,苹果将计划与百度深度合作。
不过目前来看,这一合作计划可能并不顺利。
据外媒 The Information 近期报道,目前苹果与百度的工程师正在对文心一言进行优化适配,以满足用户日常使用的需求。
而在一些细节方面,双方显然遇到了一些挑战。
图片来源:theinformation
首先,是技术方面的阻碍。
根据项目参与者透露,文心一言模型在处理 iPhone 用户提出的问题时,经常会表现出算力不足的情况。
具体表现为,无论是解读用户问题,还是给出回答时,都会或多或少出现不够准确的表达。
其实这也是如今不少 AI 模型的通病,由于语境理解不同,AI 模型的跨语言适配都难免遭遇水土不服。
除了技术挑战之外,苹果和百度还在 AI 模型的隐私问题上出现了分歧。
其中,百度希望通过 AI 搜索功能保留用户的隐私数据,以便后续训练迭代。
而苹果这边自不必多说,则是坚持一贯的隐私至上主张,不主动收集存储用户在调用 AI 模型时的隐私数据。
图片来源:macrumors
目前来看,双方的合作已深入技术交流阶段。
如果不出意外的话,在解决了以上问题后,百度多半会成为苹果 AI 在国内的主要合作对象。
而具体的合作方式,可以参考苹果与 OpenAI 的模式。
即 AI 首先调用设备端资源回答问题,并在算力不足时借助云端模型,亦或是调用第三方 AI 模型。
据 The Information 透露,苹果将向百度支付一笔费用,用于百度在文心一言适配 iPhone 过程中的开发成本。
毕竟,纵观如今的国内 AI 产品,无论是基础算力还是数据库规模,百度都是独一档的存在。
当然,对于苹果来说,和 OpenAI / 百度的合作应该也只是一次「权宜之计」。
以苹果对自研技术的追求来看,应该会在 AI 领域加速追赶,直至自研模型能够追上并领先大部队。
在技术完全成熟后,苹果与第三方 AI 公司的合作多半也将宣告中止。
图片来源:IT之家
在此之前,基于百度的助力,着力于登陆国内市场,还是苹果这段时间的主要工作重心。
如果一切顺利的话,我们最快将在明年 4 月,看到国行版 Apple Intelligence 的上线。
届时,相信苹果也将带来更多完成本土化的 AI 功能,提高用户的工作效率。
至于完全体的 Apple Intelligenc 将会体验如何,还是让我们拭目以待吧。
你看好苹果与百度的这次合作吗?